第253章 山下的人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夏侯惠的第一个孩子是男的。

    妻王元姬在书信中声称,孩儿挺健康的,她自己产后也挺好的,让远在辽西的他不用挂念;书信中还加了些家长里短,没有什么紧要事。

    所以看罢了的夏侯惠,目光再次回到了信首的关乎孩子名字的那几行字。

    王元姬自己给他起了个小字,唤作去疾。

    很常见的小字,也寄托了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单纯最朴素的愿望。

    大名当然是请长兄夏侯衡起的。

    此中还有些波折。

    当王元姬请夏侯和代为传话,让长兄起名的时候,夏侯衡是回绝了的。以邮驿传信不慢、新生儿晚几个月再起名也很正常为由。但王元姬声称这是夏侯惠的意思后,夏侯衡就不再回绝了。

    他知道这是自家六弟对“长兄如父”的感恩。

    所以,他用了两日的时间翻了好多经书、询问了文才最好的夏侯和很多次,最终才定下了大名。但夏侯惠看到大名的时候,一时哑然。

    就一撇一捺:乂。

    嗯,这个字的意思挺不错的。

    乂者,治也,才也。

    就是不知道自家大兄是取了“保国乂民”还是“俊乂在官”的意思。

    不过也无所谓了。

    现今夏侯惠心中全是自己多了父亲角色的欣喜。

    那两行娟秀小字所表达的内容,让他与这个世界真正联系在一起,在他身心上打下了挥之不去的烙印,给与了他不可分割的归属感。

    自然,他也本能的顿生了,父辈想庇护孩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愿望与动力。

    至少也得要让自己的小家伙不会像自己这般,在刀刃上跳了好多次舞后,才拥有原本就该拥有的。

    次看的是四兄夏侯威的书信。

    内容很短也很简单。

    大致叮嘱他在辽西注意保重身体;随之声称次子夏侯庄顽劣、常常惹是生非,所以遣来幽州苦寒之地历练、让他带入军中当个随从使唤,看能否让其收收心;最后则是让他代为管教,能以棍棒加身的时候就不要只动口。

    也不由让夏侯惠苦笑了起来。

    若是自家四兄当真狠下心,让夏侯庄来幽州作甚?

    应该遣去仲兄夏侯霸的军中才对啊!那位才是信奉着“棍棒之下出孝子”教条的主啊~

    当然了,他也知道四兄的意思。

    在这个时代里,将领对子侄辈的教导不止是勒令读兵书,更注重言传身教、实战观摩历练。如他五兄夏侯荣才十三岁就战殁沙场,就是此缘由。

    四兄夏侯威当然也知道他马上就要督兵伐辽东了,所以才将次子遣来幽州。

    不管夏侯庄日后是否戎服,这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历练。

    由此可看出,他对夏侯庄的期待很高。

    所以,兄命不可违的自己,得作好好扮演严师角色的准备喽?

    无声的笑了笑,夏侯惠将四兄的书信收好,最后将大兄夏侯衡的书信铺展在案,肃容细细看读。

    夏侯衡的书信,就没有什么家长里短了。

    而是录了近些时日许多京师洛阳内发生的事情予他。

    如曹肇官职转迁、实权大增,与秦朗曹爽相互猜忌以及与夏侯献面和心不和之事;如原本与曹肇、何曾颇为亲近的司马昭,倏然就称病不出府,断崖式与曹肇划分界限的趣闻;还有一些关乎朝廷官员的升迁任免。

    其中,有与夏侯惠亲善中书侍郎王基、很久没有谋面的杜恕。

    王基因为上疏谏言天子曹叡止奢,被外放去当安平太守了;中郎杜恕则是因为近些年收揽天子()

    门生做得很出色,曹叡欣悦之余便将他转为尚书郎、重回中枢。

    但这些都不是夏侯衡书信里的重点。

    先前允诺重启私人情报系统的他,还在书信末尾言简意赅的录上几句话。

    曰:

    天子东幸许昌宫,中书令、护军将军与陈侍中等随行,因诏扩许昌宫殿之事,孙与蒋数龃龉、陈谏而不听,遂称病避之。

    曹爽累请天子复文钦职,系毕轨之谋也。因何晏、泰初之故,今李胜、邓飏与毕轨等皆与爽善也。

    秦朗本与燕王善,后避讳疏之,曹爽劝之,夏侯献复争,朗皆不听,闭户谢客,三人似有神离之迹。

    义权婚,桓禺告假归京,多饮仗醉言曹演入长安后,事太尉敬焉,遂与郭淮、牛金等日渐亲善。

    泰初往荆州拜俊林兄,俊林兄斥其不念宗族骨肉情,泰初愧之。

    夏侯惠看罢,耷眼捻须沉吟,两根手指在案几上轻轻的无规律的敲着。

    这是他思虑棘手的事情时,才会有的举动。

    是的,棘手。

    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他倏然觉得天子曹叡看不透了。

    因为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