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梅山清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无名炮灰和反派成婚了》
“哎哟。死者为大,此话不可乱讲哦。”许仵作端着酒一饮而尽,话语劝诫,语气却漫不经心,倒不像放在心上。
“不过那梅大人确实不是好人,当年我家不就是为他所害,我才会沦落至此。”班主语气忿忿,向老乡诉苦。
“谁说不是,咱们从前的家业若不是那个造福百姓的梅大人,哪里会做这些下九流的行当。”
人至中年,两个男人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多少参杂着怨怼和浮夸。
席间,宋月知佐着两边的闲聊吃着饭,喝着茶,从前总听人说妇人长舌,她倒觉得这些男人在酒桌上更是口无遮拦。
在那一个时辰里,她已然被迫听了不少传闻中那位梅大人行的恶事,只是在他们的叙述中多少添油加醋,夸张不少若那位大人当真如他们所言行事猖獗,恐怕早已被监察御史上报朝廷,以肃朝纲。
“两位大哥说的可是那位梅山县先县令,梅大人。”贺正言转身同隔壁桌搭话,倒把离的更近的宋月知惊到。但自打宋月知认识贺正言以来,他对谁都是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也不算奇怪。
见有人搭话,那座上两人对视一眼,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梅山清这折戏大火,不仅在京城,各地都有人赞颂戏中梅大人,若是个戏迷,怕是会上前理论一番,说他们诟病梅大人,实非君子所为。
许是瞧出二人顾虑,贺正言又慢悠悠开口道:“实不相瞒,在下早年也在梅山县游历过,彼时恰好是那位梅大人任职,那时侯生意可是不好做。听闻他出生微寒,最是瞧不起商户,当官了便与商户为难,实在不是什么利民的好官。”
二人仿若见到知音,拉着贺正言到他们那桌,班主热情的帮他倒了杯酒,三人聊的火热。
“后生瞧着眼熟,可是姓李。”当年县里生意最大,也是量刑最重的那家商户便姓李,主家男丁全数问斩,其余人被判流放,听闻刚出县城不远便因山体塌陷被全数掩埋在其中,未见尸身,也是可怜。本是不该询问他这样的问题,但这位后生长的确实与那位李姓商户有三分相像。
“晚辈姓贺,只是在梅山待过几年,如今来义安县也是找个活计。家中家底单薄,想做些生意糊口,当年在梅山,不曾有起色便回了老家,不如两位大哥事业有成的本事。”
来回聊了几句,宋月知便听见三人开始称兄道弟,她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的本事,倒也是佩服。
“叶少侠,这位贺公子一向如此风格吗?”忍不住凑到叶松乔身边小声嘀咕,她实在是有些受不了这样热络的酒桌。
“的确,一直如此。”刚加入这只队伍时,叶松乔也曾因贺正言的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惊讶,但后来听闻他乃是商户长子,想来从小便浸淫商场酒局中,专营此道,自然比旁人圆滑。
“也是传言,说他入浮生前,乃是商户长子,想来是家学渊源。”叶松乔刻意放低声音,贺正言武功不低,小心为上。他的武功虽不及自己,但也是浮生数一数二的高手,外加心思深沉,很难对付,暂时不该与其为敌。
“原是如此,多谢解惑。”宋月知举杯致谢,随后起身到柜台边叫上一份点心给三丫,她方才自告奋勇留下看着医馆,总该给她带些吃食。
待宋月知重新落座,身后几人仍在细数梅大人之罪行,言语中多少带着些怨气。
“他那人实在邪性,那些偷盗抢劫之事不清算,只盯着我们这些日子不好过的商户,便是他自己家徒四壁便要旁人也穷的叮当响吧,老弟你说是也不是。”班主脸色已喝的泛红,拍着贺正言的肩膀诉苦。
“官场不如意,想着靠政绩一步登天,让他得罪的上峰和那些瞧不起他的高门子弟刮目相看,实在是报复远大。心高气傲,自视甚高,实在是蠢。”
据贺正言收到的京城传出的消息,梅山清乃梅大人从前在京城的同僚所创,至于他为何屈尊降贵的去写本为世家大族视为杂学的戏文,只是为嘲笑梅大人从前在京为官时的故作清高罢了。
戏文里多出借梅大人之口骂的一位贾编修,便是以现实中的梅大人为原型,梅大人在翰林院任职时,便是出任编修。只是他死时乃是梅山县令,故而少有旁人知道他从前的官职,不曾领会而已。
“贺老弟,见解很是独到啊,想来也是念过几年书的,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神佛一事不过求个心安,奈何朝廷盯着这桩梅大人全家被灭门的案子,却迟迟找不到凶手,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梅山也屡屡发生怪事,还引来朝廷关注,派来了位督查使查明此案。”
“只是案子没有任何进展,江湖人士来去无踪,哪里好找。至于县里的怪事,百姓都说会不会是梅大人死的太惨,冤魂不散,闹得人心惶惶。梅山县县丞便想了个建庙的法子。”
“县里人甚至都不愿意庙安在梅山的地界上,花钱请了位风水先生把地儿定在不远的义安县边上,竟也将朝廷派督查的官员唬弄过去,也是荒唐。听闻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