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追随之心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朱祁钰的声音在考场中回荡,学子们听后皆是神情凝重,有的人甚至脸色白了又白。www.yuyingwx.com 

    为何设计沿海边疆,那岂不是要触及海禁之策?! 

    可在场之人哪一个没听闻郕王几月前提出废海禁之策,还不是受百官的阻挠,未能成行。 

    如今,殿试以此为题,用心何在?这下是断定考题真是朱祁钰亲手所出,废海禁之心不死。 

    陈循等人猛地激灵抬头,看向龙椅,朱祁镇佯装看不见装死,主官是大家点头认定的,谁反对也不能打了皇上的脸面。于谦面露几分诧异,竟是没想到成晚还惦记着废海禁之策,暗道倒是小瞧了郕王的执着。 

    废海禁之策若能实施,对沿海百姓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接着殿试的机会为新官埋下种子,说不定入朝之后便能推动此策的实施。 

    废海禁之议在朝中争议已久,百官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 

    若学子们能在策论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或许能为这一争议带来新的转机。朝廷若能采纳,不仅能够缓解沿海之地的紧张局面,还能促进贸易,增加国库收入。 

    这需要有远见的官员和一头热血的学子联手推动,才能使这一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此计可谓绝妙,于谦心感欣慰,郕王终究是有所长进了。 

    朱祁钰宣读完之后,扫过诸位学子,位置是根据会试的排名而定,一眼看到坐在前列的吴笙,不见半分的慌张,反而神态自若,在诸位沉思时便研磨提笔,笔尖在纸上轻轻舞动,似乎对策论胸有成竹。 

    朱祁钰多看了两眼,一个时辰过后,吴笙最先停笔,搁笔放下等墨水干,朱祁钰挥手示意内侍上前询问:“公子可是落笔?” 

    吴笙点头,内侍便拿起答卷,示意他起身:“皇上有请。” 

    吴笙随内侍穿过人群,步履从容,直至御前,跪地垂头。朱祁镇接过答卷扫了两眼——字写得不错,写得什么看不懂,随手就递给了朱祁钰。 

    朱祁钰接过答卷,目光锐利,逐字逐句地审阅。 

    先不说内容,单是策论就条理清晰,论点明确,且不乏独到见解,再配上一手好字,让朱祁钰不禁眼前一亮,抬头开口询问:“你在卷上只言了海禁的好处,却不言其弊端,莫非你认为海禁政策只有益处而无弊端吗?” 

    吴笙不慌不忙地回答:“陛下,海禁政策确有其弊端,但小民认为,其益处大于弊端。” 

    “海禁之策可以防止外敌入侵,保护沿海百姓的性命。” 

    “然,小民也认为,海禁政策需要适时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海禁虽能限制外来势力的侵扰,但长期闭关锁国,也会阻碍商贸往来,影响大明经济发展。此外,海禁政策若过于严苛,还可能导致走私活动的猖獗,反而给沿海治安带来隐患。” 

    “小民建议,朝廷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宽海禁,允许合法的海上贸易,一来是可以增加税收,二来可以促进沿海之地的周转,若是只论利弊,那便是肤浅之言。” 

    朱祁镇点头赞叹:“不错,此人甚好,听闻你是会试第一,出自何处?” 

    吴笙恭敬地回答:“回陛下,小民乃浙江绍兴人,自幼酷爱研读,对治国理政略有心得。” 

    朱祁钰点头觉得虽然是有股空口说大话的感觉,那也是未雨绸缪,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再问了几句后便令人退下,再挑了几份坐在前排学士的考卷审问,虽然策论不差,但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些学士虽饱读诗书,却少有能提出切实可行之策的。吴笙的见解虽有争议,却也显示出其独到的思考。 

    待会儿私下里要再详细询问吴笙,看看他是否真有治国之才,还是仅仅纸上谈兵。 

    入夏之后,走私之行只会越发的猖狂,得抓紧时间先行一步。 

    再过了两个时辰后殿试便结束,收起了各学子的考卷,糊名递到朱祁钰手中批卷,先挑出了状元郎、榜眼、探花三份试卷,其余的则由其他学士分批审阅。 

    很快便判出了高低,吴笙的考卷无疑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分别是出自高门贵府,朱祁钰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让底下的重臣暗自争夺拉拢人。 

    殿试的榜单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吴笙的名声迅速在大明各省传开,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的文章不仅在殿试中脱颖而出,更因其对海禁之策的深刻见解而受到皇帝和郕王朱祁钰的赏识。 

    李文虽然在殿试中的排名不如吴笙,但能在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也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得知排名不日便将封官,便自请离开郕王府。 

    朱祁钰好奇问道:“你们找到落脚处了?” 

    李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还未曾,不愿再劳烦王爷。我们两人打算先在京城找个地方住下,一边等待朝廷的任命,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