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出京城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国的一个部落入冬时发起小规模的突袭战,禁军大统领的长子战死,马革裹尸。
这便是曲喆的人生大转折,次年春天的全军比武,不知怎么运作了一番,一直无甚名气的曲喆拿了个头名,几年下来都稳稳保持着前三甲的成绩。
众人都称禁军大统领是个有福之人,虽然长子战死,但义子十分争气,连皇帝都下旨表彰过大统领教子、教徒有方,乃国之柱石。
那为什么这次“舍得”放曲喆离开身边?
最近的一条记录里面有,这是太学的成绩册。
原来是禁军大统领的次子刚刚过了十二岁生日,太学里的师傅评道:此子年仅十二,身长已过七尺,膂力惊人,读书刻苦,授一知三,颇有其父风范,十年后我大齐又多一名将!
这话有拍马屁的成分吗?肯定是有一些的,但也只是把七说成九,而不是把一说成十。
亲儿子有了出息,义子也就可以做弃子了。
曲喆的年纪比韦祎还要小一点呢,看完他这“大起大落”的小半生,韦祎都下不去手整他。
“就算他没这么惨,您也不知道该怎么整他。”小林在一旁说风凉话。
韦祎很疑惑,若是罗晏从自己神情里面读出心声来不奇怪,但和小林又没那么熟悉,为啥他也有这个技能。
“这资料里不是写着呢?这人心胸不足、武艺不精,还是禁军一派的,又要跟着您去出使,您肯定是想整他,我说的对吗?”小林摊手。
韦祎迟疑着点点头,觉得小林很聪明:“我忽然对家里生意很放心,就算掌柜的他们都退休了也不会出乱子。”
小林得意,叉腰做仰天大笑状:“那当然了!”
笑过,小林指指那堆档案,“要我说,您大可不必担心,这种人呐,就算是文不成武不就,聪明着呢,谁对他有利,谁对他不好,心里门儿清。说不定,他不会捣乱。”
“为何?”依照之前曲喆的表现,看起来实在不太聪明。想想,跟小林讲了也无妨,他这些日子又是跟着审案,又是来档案室,知道了不少秘密,说不定比韦祎还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来至少多个人参谋。
“这不是在京里呢?总得做做样子给他那个干爹看,他心里未必不知道自己那个前三甲是怎么来的,这一次戳破,不能上也非要上,既向他干爹表了忠心,又把疑点扔回他干爹身上去,多聪明。”
“真是这样就好了。”韦祎撇嘴。
“这种生里死里长大的人,见过太多嘴脸,就只知道怎么让自己活着,别指望他能忠心谁。”小林说,“说不定这次,他想傍上我们这位前途无量的韦将军。您要是有心,顺势培养一群班底也不错。”
韦祎翻白眼,站起想来把档案塞回去,“他就算了,不都说了文不成武不就吗。”
“我来,您这放的都不是原位。”小林接过来,放回了档案,二人各回各处去。
韦祎和禁军大统领不熟,但是禁军大统领和蒋氏那群人关系甚密,肯定不是 什么好东西,能有什么善心去收养孤儿?临时拉来个苦命孩子施舍些恩惠,像养狗似的放在身边,利用起来顺手罢了。
夜里胡乱包一包自己的行李,第二天大清早起去查实了国礼的内容和装车,转而又奔去城外整队,生生忙到了深夜。
回到了家,整个宅子静悄悄,这个时间娘亲早就寝了,爹爹的书房还亮着一盏桌灯。看样子,是专门在这等着韦祎的,听韦祎脚步走近了,韦寅便迎了出来。
“小祎啊,这趟出去,万事当心啊。”
“是,当然了。”
“你之前也没做过使节,和从前的承王爷不一样,东平郡那位年纪小,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你得挑大梁呐!唉!”父子俩站在书房门口小声说话。
“您知道?”韦祎愣了一下,密旨的内容他没对任何人说过。
“嗐,这有什么不知道的,”韦寅拍拍儿子的肩膀,“在朝中也这么多年了,这里头水深,事情多,你舅舅应该都安排过了,你出去了就……万事随机应变吧!”
说完话,韦寅熄了书房的灯,蹑手蹑脚地走回正房睡觉了。
明天就是出发的日子,并不是直接去城外就出发了。
大清早就起身洗漱沐浴,随后穿上内衬,披挂兽首明光铠,外罩代表钦差使节身份的赤底绣金蟒袍,头戴乌金使节冠,腰系镶金带,足蹬黄铜虎头战靴。
这一身可气派,单说赤底绣金的衣裳,原本是只有王爷级别才能穿的,换成别人得了这套衣裳,早就自己在房里穿好几次自我欣赏了。
但韦祎这两天太忙,没想起来提前试衣服,差点造成了大危机。
他平时梳头就随便一扎,套上头盔或者幞头谁也看不着,不当差的日子更是随便挽成一团,连簪子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