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赤壁风云:智与谋的交锋、诸葛亮舌战群儒、周瑜设计抗曹 第(6/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实则犯了兵家大忌:其一,北方尚未完全平定,仍有残余势力蠢蠢欲动,后方局势动荡不安,根基未稳便贸然南征,此乃兵家之大忌,其战线过长,首尾难以兼顾,极易遭受攻击;其二,北方士兵大多生长于陆地,不习水战,却妄图在这长江之上与我东吴水军一较高下,其劣势显而易见,在水上作战,他们连站都站不稳,又何谈取胜?其三,如今正值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草木枯萎,马匹草料短缺,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作战需求,其后勤补给必然会出现问题;其四,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气候、饮食皆不适应,必生疾病,战斗力定会大打折扣。曹操虽兵力众多,但有此数忌,必败无疑。只要主公给我几万人马,我定能凭借我江东水军的优势,巧妙布局,为将军击破曹军,保我江东之地的安宁!” 周瑜的这番陈词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充满了自信与决心,让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孙权听了周瑜这一番激情澎湃、条理清晰的分析,顿时精神大振,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他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公瑾所言,正合孤意!孤心意已决,誓与曹贼抗争到底!” 说罢,孙权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高高举起,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与决绝。只见他运力一挥,一剑砍下一个桌角,“咔嚓” 一声,那桌角应声而落。孙权神色威严地环顾四周,高声说道:“从今往后,若有再敢言降者,下场就如同这案角一般!我江东之地,只有战死的英雄,没有投降的懦夫!”

    众人见状,纷纷跪地,高呼:“愿为主公效死力!” 孙权的目光中透露出满意与欣慰,他缓缓放下佩剑,将其赐予周瑜,郑重说道:“公瑾,此次抗曹重任,便托付于你。孤封你为大都督,统领江东诸军,程普为副都督,辅佐于你,鲁肃为赞军校尉,负责出谋划策,协调各方。望你们齐心协力,不负孤望,全力筹备抗曹事宜,务必将曹操这贼子赶回北方!” 周瑜双手接过佩剑,单膝跪地,神色庄重地说道:“多谢主公信任!瑜必当竭尽全力,为主公荡平曹贼,若有违此誓,甘受军法处置!” 程普和鲁肃也上前领命,皆表示愿肝脑涂地,追随周瑜,共抗曹操。

    随后,众人便在周瑜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筹备各项抗曹事宜。大堂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有序,一场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在这长江之上拉开帷幕……

    周瑜神色坚毅地领受了孙权的任命,深知此次抗曹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他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江东军队的熟悉,有条不紊地调遣着各路兵马。一时间,江东大地军旗猎猎,马蹄声声,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向着三江口方向进发,前往那即将成为战场的关键之地安营扎寨。他们砍伐树木,修筑工事,挖掘壕沟,竖起营帐,一切都在紧张而高效地进行着,整个营地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备战景象。

    周瑜安排好军队的事务后,回到住处,心中仍在思索着破曹的良策。他深知诸葛亮智谋超群,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于是便立刻派人邀请诸葛亮前来,共同商议这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破曹大计。

    诸葛亮接到来意后,心中早已明晰孙权内心深处对曹操那庞大的兵力依然心存忌惮和疑虑。他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地对周瑜说道:“公瑾,我观孙将军虽已表明抗曹决心,但曹操兵多将广的阴影仍在其心头挥之不去。我们若想让孙将军彻底坚定信念,不妨从双方实力的全面对比入手,深入剖析曹军看似强大外表下所隐藏的种种劣势,以此来开导孙将军,让他明白曹操并非不可战胜,我们江东亦有克敌制胜的把握。” 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仔细琢磨之下,觉得所言甚是有理,犹如在迷雾中找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连夜前往拜见孙权,以免夜长梦多,影响军心和孙权的决策。

    此时,孙权正在府邸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满心忧虑。尽管已任命周瑜为大都督领军抗曹,但那曹操百万雄师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入眠。正在他焦虑之际,侍从通报周瑜求见。孙权精神一振,连忙命人将周瑜请进来。

    周瑜进得堂来,见孙权面色憔悴,便知他正为敌我兵力悬殊之事而烦忧。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神色镇定地详细向孙权分析起曹军的实际情况:“主公,曹操之兵虽号称百万,看似数量惊人,然实则隐患重重。其一,曹操的军队乃是从北方各地拼凑而来,成分复杂,军心不齐,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二,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这在长江之上乃是致命弱点,他们在战船之上站立不稳,晕船呕吐者不计其数,又如何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其三,曹军长途跋涉而来,早已疲惫不堪,且粮草补给线漫长,极易遭受攻击和截断;其四,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仍有后顾之忧,曹操此番南征,乃是孤注一掷之举,一旦战事不利,后方必然大乱。反观我江东,兵精粮足,将士们熟悉水战,且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士气高昂。我们占据着长江天险,以逸待劳,只要战术得当,曹操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