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朝堂争议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大臣围绕着是否增援边疆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www.jingsige.com 

    宰相李林甫率先站了出来,他身着华丽的官服,袍袖一挥,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时不宜增援边疆。近年来,国内灾害频发,百姓生计艰难,国库空虚。若此时贸然出兵增援,所需的粮草、军备皆会给朝廷带来沉重的负担。”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算计。 

    一旁的武将郭子仪立刻反驳道:“李大人此言差矣!边疆乃我大唐之门户,若任由突厥肆虐,国土沦陷,百姓遭殃,届时国将不国!”郭子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一身铠甲在朝堂的烛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他怒目圆睁,声音洪亮如钟,震得朝堂上的梁柱似乎都微微颤动。 

    礼部尚书王大人则轻抚胡须,缓缓说道:“郭将军忠勇可嘉,但战争并非唯一解决之道。我们可以先尝试与突厥和谈,避免兵戎相见,减少伤亡和损耗。”他的语气平和,试图以温和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和谈?”兵部侍郎刘大人冷笑一声,“突厥狼子野心,屡屡犯我边境,和谈不过是示弱之举,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刘大人身材消瘦,但目光炯炯,言辞激烈。 

    “诸位大人莫要激动。”御史大夫张大人站出来说道,“如今边疆战事吃紧,若不增援,恐失民心。但增援之事需从长计议,如何调配兵力、粮草,如何确保后方安稳,这些都需仔细斟酌。”他的话语看似中肯,实则态度模糊,左右逢源。 

    “张大人所言极是。”刑部尚书赵大人附和道,“但如今国内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若将大量兵力调往边疆,恐内部空虚,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李亨终于开口:“父皇,儿臣认为,边疆安危关系到大唐的尊严和百姓的福祉。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抵抗。应当迅速增援,击退突厥,扬我大唐国威!”太子李亨身着金黄的蟒袍,气宇轩昂,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然而,李亨的话音刚落,就有几位老臣站出来反对。 

    “太子殿下年轻气盛,不知其中利害。”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说道,“战争一旦开启,便如洪水猛兽,难以控制。若陷入长期的战争泥潭,对大唐的根基将造成巨大的损害。” 

    “是啊,太子殿下。”另一位大臣说道,“我们应当以和为贵,尽量避免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 

    朝堂上的争论愈发激烈,大臣们分成了几个阵营,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眉头紧锁。他看着下方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烦闷不已。 

    “够了!”皇帝猛地一拍龙椅,“你们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都低下头,不敢再出声。 

    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边疆之事,关乎大唐的存亡。朕明白各位爱卿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坐视突厥入侵而不顾。” 

    李林甫再次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老臣并非反对保卫边疆,只是认为应当权衡利弊,选择最为稳妥的方法。” 

    皇帝目光锐利地盯着李林甫,“李爱卿,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李林甫微微躬身,“陛下,老臣以为,可以先派遣使者与突厥谈判,拖延时间。同时,在国内加紧筹备粮草和军备,待时机成熟,再行增援。” 

    郭子仪立刻反驳道:“李大人这是缓兵之计,突厥岂会轻易上当?等到我们筹备完毕,边疆恐怕早已沦陷!” 

    皇帝沉思片刻,又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敢再轻易发言。 

    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是新科进士陈宇。陈宇身着青色官服,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陛下,臣以为,应当立即增援边疆。”陈宇声音清脆而坚定,“我大唐将士在边疆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我们若犹豫不决,只会寒了将士们的心。而且,突厥虽然强大,但我大唐军威浩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定能击退敌军。” 

    李林甫冷笑一声,“陈大人年轻气盛,不知战争的残酷。贸然增援,若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陈宇毫不退缩,“李大人,若因畏惧失败而不敢出兵,那大唐的尊严何在?我们不能让突厥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 

    皇帝微微点头,似乎对陈宇的话有所触动。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皇帝身旁的太监总管高力士轻声说道:“陛下,此事还需慎重考虑。毕竟,一旦做出决定,便关乎大唐的命运。” 

    皇帝站起身来,在朝堂上缓缓踱步。大臣们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皇帝的身影,心中忐忑不安。 

    “朕决定……”皇帝停下脚步,目光扫过众人,“先派遣使者与突厥谈判,同时筹备增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