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阳明心学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知。”
苏然紧咬下唇:“但我杀了她之后,内心满是愧疚与自我怀疑,这又是为何?”
林羽轻叹一声:“这便是因为你内心深处的良知在拷问。你看到了她的痛苦过往,看到了她与那蛤蟆的情感羁绊,意识到她并非纯粹的恶。而杀她这一行为,虽解了眼前之危,却与你心中对生命的敬重、对化解仇恨的期望产生了冲突。这说明在那瞬间,你虽迫于形势做出了选择,但你的良知并未被完全蒙蔽,仍在事后对你进行谴责。”
苏然痛苦地摇头:“那我当时究竟该如何做才是遵循良知与知行合一?难道真有更好的办法能两全?”
林羽抬头望向远方:“或许在理想之境,若能有足够的时间与智慧,你可以尝试化解她的仇恨,找到既能平息她怒火,又能拯救村民与同伴的途径。但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我们难以苛求完美。你所能做的,是在日后类似情境中,凭借对良知更敏锐的洞察与更强的把控能力,做出更契合心学之道的选择。如今,你不应一味沉溺于自责,而应将此作为深刻的教训,在往后的修行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善恶抉择时的定力与智慧,使自己的知行更紧密地合一,让良知在面临复杂局面时能清晰地指引你的行动,而非被混乱与危急扰乱了判断。”
与林羽分别后,苏然独自一人站在荒郊小道,望着天边的落日余晖,自言自语道:“罢了罢了,世间的万事都是抉择而已。其实有时候也不分对错的,只要找到自己想做的目标就可以了。又换而言之,根据阳明心学说的致良知,只要做到事后不后悔就可以了,不悔便是致良知了,而至于抉择总是难以完美的。《道德经》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世间诸事皆有缺漏,本就难以尽善尽美,如那月圆月缺,花开花落,皆在自然之道中蕴含着不圆满。我在那山洞中的所为,虽有遗憾,然已过去,唯能以此为鉴,日后行事遵循本心,于这不断的抉择里,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安宁,不被世俗的善恶评判全然束缚,亦不肆意妄为,只在这江湖的风雨中,坚定地朝着心中大义与小情共融之处前行,纵使前路坎坷,亦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