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茶经初成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陆羽频频点头,与皎如开始深入探讨徽茶的特色。陆羽说道:“我一路走来,观察到徽茶生长之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这或许是其品质优良的关键之一。”

    皎如深表赞同:“陆子先生所言极是,且徽茶制作工艺独特,烘焙之法尤为讲究。”

    说着说着,陆羽忽然注意到屋内放置的采茶工具及煮茶器具,与他以往所见颇为不同,不禁好奇地问道:“皎如大师,我见此处的采茶工具及煮茶器具很是特别,不知有何独到之处?”

    皎如笑着解释道:“陆子先生有所不知,这采茶工具乃是根据本地茶树的特点特制而成,更便于采摘;这煮茶器具的形制也利于掌控水温与茶量,能更好地激发出茶的韵味。”

    陆羽听得入神,连连点头。

    接着,皎如不禁问道:“不知师兄近来可好?我与他许久未见,甚是挂念。”

    陆羽微笑着回答:“皎然大师一切安好,他时常与我提起您,对您也是颇为惦念。”

    皎如眼中满是欣喜,说道:“劳烦陆子先生回去见到师兄时,替我向他问好。”

    陆羽点头应道:“一定一定。”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从茶叶的种植、采摘,谈到制作、品鉴。舒瑶在一旁静静地倾听,不时记录着他们的精彩见解。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陆羽起身告辞。

    皎如忙说道:“陆子先生,徽茶之精妙,非几日能参透。若您真想全面搞清楚徽茶,还得多考察几日。贫僧诚心挽留您与舒瑶施主在此小住。”

    陆羽与舒瑶对视一眼,欣然应下。

    此后几日,皎如带着他们到周边茶园及农家考察,深入了解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制作的过程,探讨研究茶具、茶器的制作工艺,收获颇丰。

    终于,考察结束,陆羽和舒瑶向皎如告辞。

    皎如送至寺门,说道:“几日与陆子先生交流,受益匪浅,望日后还有机会再次切磋。”

    陆羽拱手道:“一定一定,此次相遇,定是上天安排,期待与您再次共论茶事。”

    此后,陆羽和皎如成为了挚友,时常书信往来,共同推动着茶学的发展。

    在湖州居住的日子里,他把这里当成了真正的家。虽曾多次外出考察,但总是去而复返。他以湖州为中心,踏遍了浙北、苏南、淮南等地的三十多个茶区,游览了周围的古刹寺院,结交了当时众多的名士高僧。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同时精心整理结合以前采集到的丰富资料。

    那些日子里,他将自己关在书房,累日笔耕不辍。每日清晨,阳光刚刚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陆羽便已端坐案前,奋笔疾书。他时而微皱眉头,思索着如何更精准地表达茶之韵味;时而展颜微笑,为新的灵感涌现而欣喜。夜晚,月光如水,照得书房一片银白,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茶经》的世界里,手中的笔未曾停歇。

    终于,在他三十三岁时,完成了《茶经》初稿。这部著作涵盖了茶叶的起源、种植、采摘、制作、品鉴等诸多方面,详细阐述了茶的种类、特性以及与茶相关的器具、煮茶之法,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和对茶的热爱,也为中国的茶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陆羽手捧着刚刚完成的《茶经》初稿,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声音微微颤抖:“此书,乃我一生之追求。”他轻轻抚摸着书稿,仿佛在抚摸着自己最珍贵的孩子。

    舒瑶走进书房,看到陆羽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与敬佩。她走上前,轻轻握住陆羽的手,说道:“陆羽,你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这是你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陆羽抬起头,望向窗外,心中感慨万千:“这么多年的付出,总算有了成果。”他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后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修订,但此刻,他为自己迈出的这重要一步而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