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书院新风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题目越发困难。“论述南方与北方在文化习俗上因地理差异而产生的不同。”这一题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让不少学子陷入沉思。他们有的眉头紧锁,目光凝滞在题目上,似乎想要透过那几行字看穿背后的深意;有的咬着笔头,在纸上胡乱地写几个字又划掉,满脸的焦虑与迷茫。

    舒瑶看到题目后,略作思考。她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笃定,轻轻起身回答。她先从气候的差异说起,讲到南方的温暖湿润如何孕育出细腻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精致的刺绣和热闹的龙舟竞渡;又阐述北方的寒冷干燥如何塑造出豪放大气的习俗,像是豪迈的秧歌和壮观的冰雕艺术。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条理清晰,见解独特,每一个观点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令人眼前一亮。在场的学子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表示认同,当她结束回答时,台下顿时赢得一片热烈的掌声。

    最终,经过数轮激烈角逐,竞赛结果在众人的期待中揭晓。陆羽和舒瑶凭借扎实的学识、敏捷的思维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名列前茅。

    邹夫子微笑着说道:“此次竞赛,见诸位之所学所悟,望日后继续勤勉,更上一层楼。”

    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和知识竞赛,不但检验了学子们的学识,还进一步激发了众人的求知热忱,书院的氛围愈发活跃,学子们的学习热情也与日俱增。然而,新的方式也引发了一些问题。部分学子过度沉迷于兴趣小组,忽略了基础学问的学习,致使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一些社团之间为争高下而产生矛盾,甚至出现了争吵与冲突的情况。

    邹夫子再次召集学子们,他表情严肃,说道:“新的方式虽好,但不可忘本。基础之学乃根本,兴趣之探索为辅。且社团之间当以和为贵,共同进步。切不可因一时之争,忘了求学的初心。”陆羽和舒瑶带头反思,调整学习方式。陆羽减少了在茶道研习方面的时间,更加专注于经典的研读;舒瑶则制定了更合理的社团规则,强调和谐与合作。

    在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中,火门山书院的教学越发完善,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子。他们不仅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还具备了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一年,复州惨遭久旱之祸,烈日炎炎,竟无点滴雨水降落。土地皲裂,庄稼大幅减产,状况极为严峻。竟陵的经济由此遭受沉重打击,百姓的生活陷入困顿。街头巷尾、乡间阡陌,乞讨之人与日俱增,那惨状令人目不忍睹,难以言表。

    邹夫子见此惨状,忧心忡忡,安排书院设立粥铺,救济那些饥肠辘辘的灾民。他还在学院腾出众多房间,专门用来救治老弱妇孺,给予他们一个暂时的安身之所。

    陆羽也积极行动起来,他在书院组织人员排练花鼓戏。而舒瑶则培训那些武术爱好者,他们一同到竟陵城进行义演,以筹集善款,帮助那些深陷困境的难民。

    就这样,陆羽在邹夫子的精心教导、舒瑶的全力帮助以及自身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在学问和做人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最终成为了书院里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事迹被后人广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