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怀疑是本能,信任是惯性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待李治过来用午膳,安定公主还没回来。m.mankewenxue.cc
“安定这是又溜达到哪里去了?”李治也知道自己女儿牵着小红马到处溜达的事儿,毕竟这都已经成了这行队伍里的一道风景了。
腿脚有力、端庄有礼的三尺有余小公主牵着一匹和她一样骄傲、健康、神气的小红马,到处溜达,遇见好奇的就上前问问,询问的态度也很和善诚恳,就像是真的在请教,最后甚至不忘夸奖他们两句,肯定他们的工作。
在听他们说话的时候,公主的眼睛里是认真;在夸奖他们的时候,公主的眼睛里有真诚。
于是,大家也都已经从第一次遇见被公主问话的诚惶诚恐,转变为开始期待被公主问话,积极热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回答公主的问题。
大家私下里都感叹着,不愧是天家公主。
其实怎么个“不愧”,他们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安定公主合该是尊贵的大唐公主。
对于安定公主在基层的名声,有心奉承李治的近臣早就在和李治论政闲谈的间隙,告诉了李治。对于喜爱的女儿有礼贤下士的风范和仁善好学的名声,尤其是那近臣还感叹“不愧是陛下的女儿”,李治被哄得龙颜大悦,也觉得不愧是朕的女儿,看来不只是太子像朕,安定也随了朕啊。
而且相比于太子李弘的体弱多病,安定公主的精神充沛和活力旺盛也为李治所喜,李治还以此劝说李弘像他妹妹一样多出去走走,不要一直呆在屋内或车厢里看书。
李弘也从善如流地在自己的日程中加入了多走动的时间,不过他到底是身体不好,有次气温下降,突然迎面刮风,让他受了寒,险些害了病。
当时,作为太子中舍人的上官仪还因此劝谏李弘,说他贵为太子,一国储君,关乎社稷未来,万不可随意玩乐,损害身体。不仅如此,上官仪还劝谏李治,说太子位高责重,哪里能和寻常孩子那般没有顾及,而且安定公主在队伍里随意行走,礼仪疏漏,于皇室形象无益,以后可别这么做了。
上官仪在隋大业年间为避祸而出家为僧,在贞观年间通过科举考取进士而进入朝堂,因善作文章,为太宗的御用文人,官至秘书郎,起草诏令,侍宴赋诗。后来因为和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一起修《晋书》,成了起居郎,负责记录太宗言行。李治即位后,上官仪升为了秘书少监。显庆元年,李弘被册立为太子,上官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
既然说到这儿,便不得不再多说几句上官仪以自己命名的诗歌风格——上官体。这一诗歌风格虽然得等几年后上官仪成了西台侍郎(即中书侍郎的改称)才流行起来,不过早在贞观年间,上官仪还是太宗的御用文人时便有了雏形。
御用文人,才名为当朝最高统治者所认可,自然是志得意满,应制作文,歌功颂德,粉饰升平,格律工整,辞藻华丽,绮错婉媚,却也内容空泛,缺少慷慨昂扬之气,更无人世百姓真实。
说回上官仪的谏言,李治之前因为其他近臣夸赞安定公主像他而高兴得很,当时还跟着显摆了显摆女儿的聪慧可爱,后来还把近臣的赞言和武皇后、安定公主、李弘都说了个遍,现在让他告诉女儿,你这行为不好,以后别做了,怎么可能?这不是在打他自己的脸吗?
所以,李治只是夸赞了上官仪对太子的关切,同意了他所说的“太子要珍重身体”,而对于安定公主的部分,就打哈哈敷衍过去了。
再回到本章开头,李治询问武皇后,平日里早就坐在桌旁等着用膳的安定公主怎么没在。
武皇后神色轻松,还卖了个关子,“安定交朋友去了,现在估计和新朋友聊得正高兴呢。您也知道,咱们安定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李治想到女儿平日的做派,忍俊不禁,随后佯装苦恼地顺着武皇后的话蛐蛐起女儿来,“安定这个孩子,确 实能说会道。朕有时听她说话,耳朵直嗡嗡,活像十来只喜鹊在耳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武皇后笑着轻锤了一下李治的胳膊,随后佯装嗔怒,“安定听见她父皇这么说,就该伤心了。”
李治顺势握住武皇后的手亲了亲,“那媚娘可要替朕保密啊。喜鹊叫,喜事到,朕这是在说咱们安定是个小福星呢。”
对于李治的巧舌如簧,武皇后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臣妾现在知道安定的能说会道是随了谁了。”
李治哈哈大笑,将武皇后拥入怀中,“随朕,都随朕。媚娘生的孩子都随了朕。”
趁着李治开心,武皇后主动说起了安定公主要交的朋友,“陛下可知安定要交的朋友是谁?”
李治随着武皇后的话问道,“是谁?”
“英国公。”武皇后语气平静。
“英国公家的小辈吗?”李治以为武皇后是少说了几个字。
“不是,是英国公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