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试新茶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故而对读书之事,甚是懈怠。

    有一次办案,他跟着萧本一起,萧推官说的许多典故与谋略,他都是听得一知半解。

    萧本见状,召他到了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现在虽然只是负责传递文书之事,然世事无常,文牍亦随时而变,你若是一直不读书,一直不进取,恐难胜任长久。”

    “学问之道,如山川之无尽,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方为正途。”

    吕复刚开始听了,不以为意,然而他见推官每有训诫下属,或与同僚论事,皆能引经据典,如探囊取物,口若悬河,言辞之间尽显非凡。

    每每观之,吕复满是羡慕,时日久了,竟也生了自己若能效仿一二,该是何等幸事这样的念头。

    往昔自己懵懂无知,视读书为赘事,如今方知学识渊博者言谈举止间的魅力,故而渐觉有理。

    从前只觉有微末之才便够,却未想若文书增新制,公文改旧例,自身岂不因无知而误事?

    自此之后,吕复便一改往日之态,闲暇之时,手不释卷。

    萧本按照百里昀同他所讲的,径直来到了书房,拿出了那本《论衡》。

    点上火折子进了漆黑的甬道,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张摆着隔夜茶的桌子,走近一看,便看到了躺在桌角下的梁肃。

    吕复小心地将茶盏标记并记录下来,随后,他逐一丈量、登记密室之内的物品,例如椅子腿上的小划痕、桌子角的磨损处。

    萧本则仔细描述着茶盏的模样,看了看其中的茶叶,轻声道:“这是探州芽茶。”

    梁府门口远                                                远地聚了一群人,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好奇的目光不断在毅然站在门口的梁老夫人和那些看守的官差之间游移。

    “我今日才听闻梁老爷失踪了!”一个包髻的妇人低声说,“这州衙不去寻梁老爷,怎么反倒跑到梁府来了?”

    “我方才路过,听那萧推官说怀疑梁老爷死在了家中!”一个提着菜篮的妇人与她低语。

    包髻妇人一听,大惊失色:“这……这怎么可能?”

    “这我也说不清呐……”提着菜篮的妇人焦急张望,“梁老爷可别出了什么事啊,他可是大善人,好人有好报,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近处葱郁的古榆树下,孟醒身姿慵懒地撑在树干上。

    一袭青衫,衣角随风轻轻飘动。

    他的乌发随意地束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的脸庞边,一手撑着树干,另一只手则把玩着刚刚不知从哪里顺来的狗尾巴草,毛绒绒的草叶在他修长的手指间翻转。

    他微微仰头,双眸半眯着,望向那被围得密不透风的梁府,嘴角似有若无地上扬。

    下一瞬,他叼起狗尾巴草,身形一动,轻轻一蹬树干,消失在了茂密的树叶间。

    今日一天百里昀都在忙,州衙很是热闹,先是萧推官把梁肃的尸体抬了回来,再是去请了仵作验尸,接着他们又来来回回跑了好几次梁府,还去了各大茶行查茶叶。

    直到入夜还是没有忙完。

    林杳刚从街上买完颜料回来,见天色已晚,庭院里又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狸猫若有若无的呜咽声,心里怵得慌,一下子就又想到了昨日在密室的见闻,抖了抖肩,立马回屋关上了门和支摘窗。

    她摆放完颜料,这才得空坐下喝了口茶,这时她随意瞥了瞥,看到了昨日她随意放置在梳妆台上的那支竹枝玉簪。

    她起身拿起竹枝玉簪,细细看着,刚舒缓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孟醒究竟是什么来头?是敌是友?”她转着竹枝玉簪,喃喃自语。

    她爹绝对是得罪了人,不然不至于灭他全家,可是她爹看着温和,会得罪什么样的人呢?

    她只依稀记得似乎是听娘亲讲过,她爹之前是在元安,可是她在刑部的文牍房里查了那些年间的所有卷宗,皆是没有与她爹有关的。

    可是在探州,一个西北地区,竟能碰到认识她爹的,着实让人不得不防啊!

    “笃笃笃。”三声叩窗的声音响起,将思绪还在神游的林杳吓了一惊。

    纸糊的窗户透过了屋内暖黄的烛光,能看见窗畔立着的人的剪映。

    “有门你不敲,你敲窗干嘛?百里——”

    林杳说着去开窗,支摘窗推开的一瞬间,她看到了那双笑得和狐狸似的眼睛。

    林杳蓦然向后退了几步,双手一松,捂住嘴巴。

    孟醒抬手接住了脱力砸下来的窗,靠在窗框上,挑了挑眉:“如何?想砸死我啊?”

    “你你你你……”林杳被吓得话都说不全了,“这是官舍!你如何进来的!出去!否则我要喊人了!”

    说着,还双手拿着竹枝玉簪的尖头对着来者。

    孟醒无奈地摇了摇头,翻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