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佛门十牛图;三藏的《十善宝狮功》!【求订阅】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而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就是这个局面。

    “师傅,恭谨师伯既然回了少林,为什么还要逃走?”

    林宣接着好奇问道。

    “他以为是为师是叛徒,不仅杀了天龙方丈,还窃取了这少林住持之位。”

    三藏方丈无奈摇了摇头,神情有些纠结:

    “而且,他竟然认为老衲,为了保住住持之位,派人追杀他,这怎么可能?”

    “为师当年与他交情深厚,否则年轻时候也不会和他一起下山,闯荡江湖,他多半是修行那《六祖十牛功》走火入魔,有些神志不清了……”

    话罢,林宣不禁咂舌:

    “师傅,修行《六祖十牛功》怎会走火入魔?”

    《六祖十牛功》林宣并不清楚。

    但要说十牛图,林宣可明白。

    十牛图的思想,源自《六祖坛经》的见性法门。

    这种思想,强调每一位众生的本性(或佛性、自性、如来藏心)是真常清净,具足无量功德属性的。

    由于无始以来,众生耽于迷执,忘失本性,终致不认得‘自己’。

    因此,修行者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去发现这原本具足的‘本性’。

    彻底证得自性之本来具足,便是开悟,便是成佛。

    其所具足的无量功德,也自然会开显。

    即见性成佛。

    其中,《十牛图》的牛代表众生的佛性。

    十幅图画则说明由发心修行到证悟解脱的十个历程。

    “小宣,你可知《十牛图》?”

    三藏方丈意味深长问道。

    “弟子明白。”

    “《十牛图》脱胎于《六祖坛经》的见性法门,阐述了见性成佛,由迷到悟的十個过程。”林宣说道。

    闻言,三藏方丈点了点头:

    “答的不错,那《六祖十牛功》就是以此,所创造的一门内功。”

    “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入廛垂手是十牛图的的含义,共分为四个阶段。”

    “其中,寻牛、见迹、见牛是为开悟;得牛、牧牛、骑牛归家是为证悟;忘牛存人、人牛俱忘是为见性;返本还源、入廛垂手是为大乘。”

    “当年,恭谨师兄虽说为人钝了些,性情憨厚,但资质却不错,天龙方丈认为他契合这门内功,就传授于他。”

    “本以为他证悟之后,很快就能见性,想不到他到底还是迷失了本性,忘牛而忘人,心有困障,以至于走火入魔,说起来,这也怪为师……”

    “怎么会怪师傅?”

    林宣不解望着三藏方丈。

    三藏方丈语气突然有些唏嘘,他遐思过往,缅怀道:

    “你不明白,当年师兄修行这门功法证悟有成时,不过才三十岁左右,就打遍少林武僧无敌手。”

    “天龙方丈见此,本有意将住持之位传给他,奈何师兄觉得,他寸功未立,便想立些建树再来接任。”

    “于是乎,他便跟天龙方丈请命,要在三载之内,寻遍天下,势必带回《权力宝典》的下卷,同时还要借此游历天下,弘扬佛法。”

    “对此,天龙方丈自然答应。”

    “由于为师与他交好,师兄便让我随他一同下山,寻找宝典下卷。”

    “恰逢老衲当初修行《十善宝狮功》不顺,也想出去走走,就答应了师兄。”

    “下山两年,我们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无数;为了寻找宝典下卷,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但始终不曾得见宝典下卷。”

    “一次,听闻有人在北原大雪山中见过宝典,师兄就和我赶去那里,谁知在攀岩过程之中,他不慎坠落深渊,我在那雪谷底下找了几天几夜,硬是没有找到师兄的尸首。”

    “无奈之下,为师心灰意冷回到了少林。”

    “同时因那两年持善有成,修为顺利突破到了御炁境,自然而然得天龙方丈看重,待他圆寂之时,便把住持之位传于了为师。”

    “……”

    听完师傅所言,林宣怔然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想不到,三藏方丈与恭谨还有这么一段过往。

    如果恭谨此前跌落深渊还回少林的话,说不定这少林住持之位就是他的了。

    但偏偏,他没有回来。

    真是造化弄人。

    很大的可能,是他摔下深渊之后,侥幸活了下来。

    但由于伤势过于严重,想着三年之期在即,恭谨急着运功疗伤,岂料途中心猿失守,本性迷失,这才导致他疯疯癫癫。

    这么说来,他最大的魔障,就是《权力宝典》下卷!

    所以,哪怕他当初伤势痊愈了,也被这个执念所困。

    半辈子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