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英雄岂论出身强 谦逊方能聚贤良。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哈哈哈,这黄毛小子与西瓜大郎争风吃醋十几年了,还是不肯罢休啊?”荆州府衙中,袁术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可怜那黄祖,自己喜欢的女人都要帮自己的仇人生下儿子了吧,估计孩子都有半墙高了。”

    

    袁术口中的黄毛小子正是黄祖,而西瓜大郎正是孙坚。

    

    他的估算也没错,孙坚的儿子孙策,如今也已经十岁了。

    

    但唯独错的可能就是他这个帮人起外号的恶趣味了。黄祖成了黄毛小子,孙坚成了西瓜大郎,还有一个被刘俊称之为虓虎的吕布,在他口中成了边陲流民。

    

    事情并不复杂,当日吕布与张扬痛饮之间,收到了刘俊给他写的满江红。

    

    虓虎驱驰,并州里,边陲巡切。铁甲耀日,战马嘶月,烽火连阴山岳。?影破空斩长风,豪情万丈镇河决。雄风现,汉家天子威,震胡羯。英雄志,未曾灭!戍楼望,霜雪烈。忆往昔峥嵘,快意恩仇心犹热。扬鞭指点江山路,对酒当歌天地阔。定护守,锦绣华夏图,辉星阙。

    

    吕布只是不善用脑解决问题,不代表他没读过书,更是对如今这个朝代的名气深有体会,难得平原王的称赞,更是命人大力宣扬,结果,这首词传到了袁术耳中,袁术没好气地评了一句,“边陲流民,也敢称虓虎。”

    

    于是,吕布的虓虎没怎么传出来,但边陲流民这个却是传开了。慢慢传到了吕布耳中,让他大为光火。

    

    阎象笑道,“公子这个帮人取外号的恶习,还须改改,这个得罪人。”

    

    袁术不以为意,笑道:“阎先生且说说这个孙黄两家的结怨的来由吧,我觉得这事可能更有意思。”

    

    阎象笑着回应了一句,便开始了他的讲述。

    

    孙坚之父名孙中,世居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乃一介质朴瓜农。

    

    至于孙坚本人,素有“西瓜大郎”之称,此说法广为流传。孙坚实无显赫家世,其祖辈父辈,至多为基层官吏,乃普通民众之一员,甚为亲民。

    

    孙坚纵未亲力亲为种瓜,但或目睹瓜棚之劳作,幼时常到瓜棚嬉戏。故而,其对瓜棚之事甚为熟悉。

    

    少时的孙坚,常在瓜棚嬉戏,但那时他观察到一些偷瓜之人,大多数是自称为王或皇帝,这些所谓的皇帝,其实都是一些造反者自封的草头王,于官方文件中,称其为贼。

    

    造反的人多了,便成了乱世,自从春秋战国那会儿土地能自由买卖后,这土地就跟长了脚似的,一个劲儿往权贵手里跑。

    

    这不,失去土地的农民那是越来越多啦!那可是中心的数百万亩良田呢,全被刘宏任他爹娘张让、赵忠这帮宦官的亲戚朋友给霸占了大部份。

    

    而士人,虽然被宦官压得死死的,虽说想出头太难,但只要运气好,也是能当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但只要他们当了官,就会跟宦官比着抢老百姓的土地。

    

    二八定律自彼时便已存在。

    

    占人口总数百分之二十的官僚、宦官、豪强及其家属,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那余下八成的农民,便只能眼睁睁地守着那两成的土地维持生计。如此一来,直接引发了另一个二八定律,仅有两成的农民能够凭借土地正常生活,而其余八成的农民,不是沦为奴隶,就是被迫流亡他乡,甚至还有人铤而走险,走上造反之路!

    

    无可奈何,人以食为本,无食果腹,终将饿死。与其忍饥挨饿,苟延残喘,倒不如奋而举锄,执镰而起,奔至大户之家劫掠一餐,至少也能饱腹,即便身死,也不至于做个饿死之鬼。

    

    起初之愿,不过是求得温饱。然待饱腹之后,造反之首便妄图称帝。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皆如此,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据不完全统计,汉冲帝、汉治帝二帝在位未满二年,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七次。

    

    汉桓帝在位二十一年,大规模农民起义多达十四次。灵帝即位后,直至黄巾起义之前,农民起义共计六次。

    

    以上数据,皆为有史可循者。规模更小者,史书或不载,或为官员隐瞒漏报,其数实难估量。由此观之,当时之社会局势何等动荡,百姓之生活又是何等艰难。

    

    公信力丧失,众人皆欲称帝,纷纷令属下尊称自己为皇帝。

    

    有时一个村庄内内竟能冒出两位皇帝。

    

    为加以区分,其中一位索性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