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绝世妖孽大比拼(一)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初平十五年春末初夏,袁术派遣陈登为主帅,司马朗、周瑜为随军谋士,以纪灵为主将,陈到、潘璋、吕蒙等为副将,率六万大军杀入荊州境内。
此时刘和已稳定住荊州境内的局势,以诸葛瑾、诸葛亮、蒯越、蔡瑁为文臣,以文聘、王威、甘宁、李严、黄祖等为武将,将荊州治理得极为不错。
听到袁术军前来进犯,刘和本欲亲征,被诸葛亮劝止,并毛遂自荐率军抵御袁术大军,刘和十分相信诸葛亮的才能,便点点头同意下来。
并下令以诸葛亮为主帅,老将王威为主将,甘宁、李严等为副将,起兵五万前往迎敌,一场势关豫荊两州十余万人的大决战就此展开。
周瑜依然故技重施,作为幕后谋士和陈登、司马朗强强联手,压制得诸葛亮处于下风,也让陈登之名威扬于天下。
战事一直迟续到盛夏时节,陈登突患腹绞痛,有时候疼得满地打滚,被急送至豫州治所信都治疗,不久之后便离开人世。
陈登的突然去世让袁术十分悲痛,从此更加看重周瑜和司马朗,一个月后他又按照周瑜的奏禀,将司马朗调离到九江郡抵挡日益强大的孙权军。
被豫州三大谋士联手压制得喘不过气的诸葛亮,突然发觉对手变得极弱,一直按照陈登以往的指挥模式进行战斗,让自己从中赚了不少大便宜。
几经斥候打探,诸葛亮才终于得知原豫州军师陈登已患病而亡,另一位谋士司马朗也调到九江郡抵御孙权军,豫州军中只留下豫州极有名气的“裙带军师将军”周瑜主掌豫州大军。
看到周瑜的指挥军队模式照抄陈登的行军之策,大有萧规曹随之意,诸葛亮的眼前一亮。
之后诸葛亮便频出昏招,让周瑜指挥着豫州军打了数次小胜仗,又使得豫州军将士对周瑜抱有极大的信心,军心士气大增,将士们对周瑜也由不信任转变为极度信服。
李严和甘宁看到麾下兵将无辜的死去,便亳不顾忌诸葛亮在荊州军中日益增长的威信,二人一起闯进中军大帐。
他们正听见诸葛亮让王威负责扎制木筏或竹筏,陆地上交战扎竹木筏做什么?直气得二人火冒三丈,大喊大叫着与诸葛亮予以理论。
诸葛亮反而没有生气,压低声音对二人言说道:“二位将军莫要着急,破除强敌就在此竹木筏上面,若不相信本军师的话,咱们拭目以待。”
转眼间过了五六天,诸葛亮又下令王威负责逐步抽减军中人数,还安排好每天抽调的具体人数。
五万大军连同作为辅兵的农夫已抽调走三分之二还要多一些,剩下的近万军中将士和几千农夫们,在空荡荡的大营内显得空空如也。
而诸葛亮仍然下令农夫们点燃之前那么多的灶台,即浪费干柴又浪费人力,可诸葛亮依然如故不作修改。
开始豫州军还派出将士们进行挑战,甚至诋毁诸葛亮的祖上,可诸葛亮丝毫不动气,依然高挂免战牌。
豫州军将士见没有任何效果,才偃旗息鼓不再出营骂阵,两支十余万的大军就这样对峙着又坚持了四天。
第五天傍晚时分,诸葛亮以率军突袭豫州军为由,率领着所有军中将士从后营处撤离,只留下看管几千民夫的将士们和民夫们守护大营。
甘宁和李严这些时日不间断的无数次苦口婆心予以劝阻,可诸葛亮根本不理会他们,让二人感到十分沮丧。
天色刚刚昏暗下来,天上便刮起极大的风,厚重的云彩越积越厚,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反而变得凉爽起来。
不久之后便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且越下越大,就像天上有人用大盆向下倾倒雨水一样,很快使低洼处汇积成小池塘,而且越来越大,最后和河流相通。
等到天明时刻,经过军中将领精挑细选的豫州军大营和荊州大营,积水已经达到半米多深。
更加令人害怕的是,老天似乎犯糊涂一样,倾盆大雨依然从天而降,看样子一时半会还是没有停止的意思。
留在荊州军大营的所有人似乎预知道危险将要来临似的,或借助竹蒿或借助浮木等一切漂浮物品,凭借着本能向南面荊州之地游去。
一路上留下无数恶毒地谩骂诸葛亮和其先人的话语,时不时的有人或力竭或被冰冷河水冻坏撒开了手,连句遗言都没留下便沉没于滚滚河水中。
暴雨又持续下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在上午卯时末停了下来,天空中虽飘洒着小雨滴,天气却逐渐晴朗起来。
甘宁和李严早已正式向诸葛亮赔礼道赚,可当时的诸葛亮却面露悲伤不已的神情,目含泪水羞愧的叹息着:“亮为了一己私利,致我军数千民夫和几百名将士无辜丧于洪水中,上天必降罪于我,折损我的寿命以偿之。”
如今看到雨势渐渐停止,诸葛亮又恢复了之前的稳重睿智,手执令箭发布命令:“甘宁听令,命你率领冯习及一万五千精锐水军,前去剿杀豫州军西部高山上的残敌。”
他抬头望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