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袁绍亡吕布跟着也遭殃(一)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潘璋率领着豫州大军堵住了甘宁和李严二将的退路,威逼他们二人率部投降,均遭到二将的强烈反驳,宁愿战死疆场,也不愿意做个贪生怕死的胆小鬼将领。

    荊州军经过一上午的拚命厮杀,才将西山东城上的顽抗之敌予以歼灭,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疲乏得手脚无力。

    现在被敌军堵住了回归荊州的退路,又听到豫州军在大声宣扬诸葛亮死亡的消息,让原本就亳无战心的将士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再无之前饱满的战斗欲望。

    甘宁所辖制的三千部队,是以他原有的八百锦帆贼将士为基础改编而成,战斗力依然十分强盛。

    其他万余精兵都是从各处抽调而来,没有那么好的凝聚力和血战到底的决心,让甘宁与豫州军搏杀时,一直处于下风。

    甘宁见状只得下令全军强行突围,并且率领部队掩护着李严部先行撤退,自己亲率三千旧部断后。

    潘璋见两支敌军十分顽固且战斗力极强,便心生一计,让手下将士们将荊州军将士分割成一到数千人不等的小部队。

    还故意放走了两支千人部队,这让迟滞在后面的荊州军将士分外焦急,不再那么团结苦斗,而是借机溜走者甚多,李严率领着的二千精兵强将便是在此行列,而且是一去不回头。

    看到敌军已逃走近三分之一时,潘璋下令敲响聚歼鼓,鼓声隆隆之中,四五万豫州军将分割成一小团一小团的荊州军挨个鲸吞,连甘宁所部也在其中。

    然后潘璋将甘宁押在船头招降,果然大起作用,剩余的将士们见到甘宁被活捉,便相继弃械投降。

    甘宁原本还不想投降袁术,重伤垂死的周瑜说出一句话,便让他立刻转变心意。

    “甘将军在船头一站,近万名士兵齐齐倒戈。若甘将军誓死不降,我只好下令尽屠这些将士,以免发生集体动乱,甘将军,我这么做不为过吧?”

    甘宁当即表示愿意投降袁术,还公开出面招降正在奋力抵抗的李严所属部队,这些将士见主将逃走,另一员主将甘宁公开招降,便跟随着弃械投降。

    等到洪水退尽,周瑜的寿命也到了最后关头,他手指东南方向留下遗言:“瑜一生只愧对伯符兄一人,现在已为他亲手斩杀仇人,足慰平生矣。”

    甘宁和所降将领来到豫州治所拜见袁术,袁术此时正接到周瑜死亡的消息,悲痛的嚎啕大哭。

    还抚案痛泣而语:“吾今折公瑾如损一臂,公瑾临终为吾招降兴霸将军,又如增吾一臂之力,将来吾若能成就大业,公瑾功不可没啊!”

    甘宁见袁术如此重视自己,便恭敬拜倒发出承诺:“甘宁甘兴霸拜见主公,今生宁誓死追随在主公麾下任由差遣,若有背弃,天地共噬之。”

    初平十五年春夏,豫荊二州进行大决战,以荊州襄阳王刘和惨败告终。

    此役荊州共计损失兵力近三万,军师诸葛亮和豫州将领周瑜同归于尽,还折损了后起之秀傅彤和向宠。

    蔡壎和傅士仁两人事后被刘和降罪斩杀,并罢免荊州荡寇将军蔡瑁的所有职位,降为平民闭门思过。

    范疆和张达二人是从犯,各降二级留军中察看,刘先也被罚俸降职,李严虽战败逃归荊州,却是实力不济所致,获得封官赏爵,自此成为荆州军的大将。

    文聘临危不惧守住新野县城,被封为剿寇将军兼南阳郡太守,也成为荊州独挡一面的大将。

    另外追封诸葛亮为忠勇将军,邓义为忠武将军,厚恤其家中亲人,以告慰其忠灵。

    封诸葛瑾为齐王相兼讨北将军,负责对战豫州牧袁术军的大帅,封蒯越为齐王尉兼襄阳令,负责齐王府的保卫及襄阳城的防守,自此荊州军大权归属于蒯越与诸葛谨翁婿二人手中。

    荊州经此役虽然兵力比之前少了许多,也损失了不少县城,但军政权力已尽归属于襄阳王刘和,再也没有像之前蔡氏之类的世家豪族扰政,实力比之前略有下降却根基稳定。

    初平十五年冬,兖州牧袁绍由于久病不治而亡,临终时立下遗嘱,由长子袁谭续任兖州牧,次子袁熙为陈留郡太守,三子袁尚虽然年少,也被封为山阳郡太守。

    由军师将军郭图、逄纪、许攸、辛评四人辅佐袁潭执政,文丑、高览、淳于琼为大将,负责军中事务。

    可能是兖州地盘太小,又三个方向面临同一个强敌的缘故,袁绍这一次没有像原历史中那样糊涂,将身后事安排的一清二楚,袁谭继位也同样占据了大义,其两个弟弟也都老老实实的各据其位。

    袁谭继位后将张邈调到兖州治所担任兖州牧府长史,位虽尊已无权势,张邈此时已年高,没有了权欲之心,爽快的答应下来前往赴任。

    袁绍只以为他安排好儿子们的职位,就能让兖州军民集聚在一起,保护他的子孙与外敌争斗,却不知道人心哪里有充足的时候。

    郭图和逄纪二人联合起来,首先将辛评调离到兖青二州边界处,让他率领将士们与戏忠军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