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蜀中叛乱四起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舅子,一样照杀不误。

    以后看见背后插着一面黄色旌旗的,给我有多远躲多远,那马身上也有官府烙印,招子放亮点!别连累兄弟。”

    愣头青这才明白过来,后怕的连连点头。

    二当家长叹一声:“一道飞龙旗,千里送加急,蜀中怕是要乱了。”

    换马不换人,六日后,这封三百里加急顺利送达皇城。

    淳化四年二月,茶农王小波喊出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率众起义。

    马上就要饿死的人不会恐惧,短短十五天,叛军从一百多人壮大到了数万人,并且于六日前攻下青城县。

    并且已经挥兵攻向彭山。

    “蜀道难,蜀地自来只要关上剑门关,便自成一片天地,这起义一定要迅速镇压下去,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御书房内,召集而来的诸位大臣发表着看法。

    “寇大人此言有理,只是这才刚刚夺下一个县而已,蜀中这么大,自有其他地方驰援彭山,等着好消息就行。”

    此时大家的心态都还算平和。

    然而不出两个月,叛军顺利攻下彭山,并处死了贪赃虐民的县令齐元振,开仓济贫,将其财物分给贫苦百姓。

    因此声威大振,队伍越发壮大 。

    驻守蜀中的西川宋军接连失利,在接下来几个月叛军转战邛州、蜀州等地。

    整个枢密院忙碌起来,分析战报、部署军队,除了刚刚上任负责骑兵事宜的江御。

    继沈知白调任户部之后,                                                江御被调往枢密院,暂任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从六品,主要负责检用、审核枢密院诸房条例及行遣文字,并领外路兵官有关功赏、恩例、差遣、投牒文字及由本院相应处理后所付宣、札、告命等工作。

    没人管着江御,他索性翻看了近几年来的武将升迁、封赏和调遣等事宜。

    并从中窥探朝廷这几年间的军事变化,独自在众多的战役中吸取经验教训。

    户部那边多了沈知白,简直如虎添翼,三月的童子试选出了几名女子,这一批童子试的少年少女们,全被沈知白要走。

    她悉心教授数字、算法,让他们很快投入工作,帮忙核算各路钱庄上报的账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户部人手不足的问题。

    好在眼下不用为粮草一事发愁。

    而另一边,蜀中发生了旱灾,由于当地已经陷入混乱,朝廷没法儿有效援助,蜀地衙门为了保证自己的粮草,不肯救助百姓。

    从而使得更多无路可走的百姓加入了叛军队伍。

    在皇帝的犹豫之下,叛军打着‘均贫富’的口号日益壮大。

    自古平蜀无所功臣,这地儿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国家,此时朝中不稳,内忧外患,若选错了人,后唐时孟知祥监守自盗,霸占蜀川割地称王就是前车之鉴。

    这导致多疑的赵炅不知道该派前去,只能寄希望于本地兵马自救。

    但沈知白知道这场战争的走向,只是史书中并没有起义发生的具体时间,才导致没能提前预警。

    她只知道今年十二月,王小波率军北上,在江原与西川宋军展开激战,西川都巡检使张玘冷箭射中王小波额头,但对方不顾伤势继续进攻,最终杀死张玘,攻克江原,不过最终也因伤势过重去世。

    起义军没了头领,推举其妻弟李顺为首,而后一路攻城略地,连克蜀、汉、彭、益等州。

    并在易州(成都)建立大蜀政权,称大蜀王,最终分兵四下,北达剑关,南至巫峡,东到夔峡 ,控制了川峡大部分地区。

    据《宋史》记载,淳化五年五月,西川行营破贼十万余,斩首三万级。

    这三万人可都是自家百姓,身后是三万个家庭,若不是走投无路,哪里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说到底,还是朝廷不作为的错。

    得知沈知白担忧的江御,索性用枢密院的沙盘推演起来。

    目前的川内形势不明,剑门关易守难攻,想要控制蜀中平息战火,只能从外部入手。

    最好是能从川陕交界处,由峡路、剑门分道入川镇压,另一面自湖北入夔门,形成多路围剿之势。

    将里面的叛军清扫干净。

    眼见蜀地纷乱四期,有朝臣提出了招安。

    这一提议受到了以丞相吕蒙正、李昉,和枢密院的一致反对。

    倘若起义就安抚、招安,只会让更多的人尝到甜头,各地必定叛乱丛生。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想要长治久安,只能以雷霆手段镇压,将人彻底打服、打趴下,才会让人心服口服,再行施恩才是上位者的施舍,而不是怯战之后的妥协。

    才能震慑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