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打脸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大鹏一日同风起》
讲完这些,老人唏嘘不已。
“这安肃县原本在宋朝建朝后,恢复了一些原气。
毕竟此地距离各处都近,附近的州县大都将这里作为中转之地,谁知这安生日子才过了二十来年,从太平兴国四年的高粱河之战开始,两国撕破了脸。
这边关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
这老爷子所言非虚,此地位置特殊,又是位于最前线,辽人南下第一站恐怕就是这里。
“他们杀了县令,屠了县衙,每年来好几次,县中人人畏惧,基本全都拖家带口的离开了这里,没有走的也搬到了较远的僻静之所...也有人居家迁到了辽国境内。”
剩下的江御就知道了。
三年前的岐沟关之战中,这里被辽人占领,估摸着也没怎么管这些人的死活,所以日子还是一样的难过。
直到去年的唐河之战,这里在一次被夺了回来,朝廷却一直没派人前来接手。
当地百姓渐渐麻木,对宋朝也好辽国也罢,都没什么好感。
所以哪怕安稳日子过了快一年,也还是在各处躲藏着,并不敢搬回县里,生怕哪一日战火再起,又得亡命天涯。
——如罗家一样拼死抵抗又落到了什么下场?
满门惨死,只余下一个老妪守着满屋子的牌位过日子。
世人多贪生怕死,而此地不怕死的早已死光了。
剩下的,只想好好活着。这情况,当地怕是连小吏都凑不齐。
好在又过了三日后,当初护送江御一家的大内侍卫,领着一小队威虏军人马前来。
花了好大力气才寻着从边境而归的江御。
江御正四处巡视呢,花了几天时间,他彻底摸清了此地到辽国的距离。
...远比老妇人说的更近,安肃县北接辽国易县,两县相交之地距离这里估计只有十三四里,距离易县有人居住的地方才是二十四五里。
两方都默契的将这二十多里地作为了缓冲地带。
这一小队人马跟着江御回了县衙。
残破的县衙中四处散落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
不难看出这里曾经经历过什么。
“这几位之前在这一带巡边,对此地情况较为熟悉,在你的部下赶来之前,他们先帮着你处理一应事宜。
现下我就先回去了,江老弟,接下来全靠你自己了!”
“等等!”江御急忙摸出一封书信:“还望徐大哥回京后帮我递给户部。”
“好!”
这一队人马约莫有三十多人,他们知道这里没地方住,所以东西带的齐全,准备就地扎营。
还顺便帮江御也带了一顶营帐。
“大人,小的们就先在县外扎营暂居,此地距军营也近,您看还有什么需要的,咱们明日派人回去取!”
领头的是个精瘦的小伙,乍一看这位县令还吓了一跳。
这安肃县多重要的位置,派个年龄这么小的少年来,这不是闹着玩儿呢吗?又看他毫不避讳的将交给户部的书信拿给侍卫带回。
心中肯定这人是打了退堂鼓,怕是呆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回去。
——看那白净金贵的摸样就不像能吃苦的。
但当面他道爷没说什么,反正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反正人只要不是自己逼走的就不关自己的事。
“你们明日几时回去?记得带上我,威虏军名声在外,在下早就有心拜会,只是一直不凑巧。”
“明日一早出发,快马前去,争取当日去当日回。”
那领头之人回应,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轻视,故意说快马前往,想将这人劝退。
“好,明日一早,县衙门口相会,今日你们先搭好营帐,明日一起出发。”
怎么听不懂人话?三十五里地说远不远,可若带着他驾车那速度可就慢了。
“你们先忙,明日见。”
一众手下将带来的物资卸了下来,有的人搭建帐篷,有的准备生火。
大伙手上不停,口中却不约而同的谈论起这位知县。
“看他那身量,你们说他有没有十五岁?”
“我看应该有,我家弟弟十六都没他高,不过年纪应该也不大,这么小的知县,我倒是第一次见。”
有人拾来柴火:“可不是吗?长得细皮嫩肉的怕是谁家教养出来的公子哥儿,也不知能呆几日?”
“哈哈哈哈哈。”
一众人笑了起来。
“哎!头儿你见多识广,可有听说这么年轻的知县?”
黑瘦的人没有搭腔,而是喝止他们的议论。
“别说废话,以后在人家手底下干活,手搬弄口舌。”
当兵的都这样,高位向来能者居之,十分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