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回京述职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在了安肃县内,所以自家养的马儿是什么情况,他们在清楚不过。
平日里这样的辽马,只能从战场上来,现在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放着,那真是——一想起来就心底直痒痒。
方鸣晨一见着江御,就立马跟上来絮絮叨叨,翻来覆去说的都离不开四个字。
‘节省开支’
江御无奈,只得再一次将五年计划讲给方鸣晨听。
“坚持一下,只要再过两年...”
“马儿能配种时就能省下换的粮食。”方鸣晨没等他说完,翻了个白眼接过话头。
“这话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你等两年后再跟我说这个。
指望这,我还不如盼着户部大发慈悲,多给拨点钱以解燃眉之急!
你那飒沓如流星,马上舞枪的劲儿呢?”
江御摸摸鼻子,没好意思说话。
三月,春闱放榜,开封城内热闹非凡。
人群中的江珉将金榜从头到尾,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终于在中间找到了自己。
嗯,至少比上次好。
然而借着回家探亲,参加春闱的姚宗嗣铩羽而归,至于原因他自己也清楚,大概是因为在军中并没有用心读书的缘故。
挨着一群粗人,天天在你账外训练,成日里不是喊打就是喊杀,谁能静得下心读书?
姚宗嗣摇摇头,准备回涞水县,但在出发前,开书铺的长兄不由分说的塞了好些书给他。
“给,这都是这几年京中卖得极好的书,还有一些闱墨集,你当差得空了就看看啊!别有压力,咋在考两次,你还年轻!”
软乎乎的小侄儿抱着他的腿,眼泪汪汪的盯着他,舍不得这个喜欢的叔叔离开。
门内是母亲不舍的眼泪,和父亲期盼的目光。
姚宗嗣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回京都,一家团聚!
“ 中了!五十八!”
人群里爆发出一声欢呼。
“恭喜晁兄,贺喜晁兄!赶紧准备殿试!”
晁姓青年,正是当初沈知白在酒楼里遇上的那个愣头青。
说起清丰县,晁家绝对是最有名的,无他,晁家大房晁迥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
眼下在朝为官,这晁平若中了进士,就能够靠着自己伯父,博一个好前程。
在场的人无不眼含艳羡。
清丰县这次通过春闱的举子,一共有三位,三人借住在晁平的伯父晁迥家,等着参加殿试。
——这下可没人在提点他们,也没人硬将知识灌进他们的脑袋了。
毕竟沈知白自己都没有参加过殿试,接下来的路全靠自己了。
晁迥没料到二房的侄儿真能考过春闱,抓紧时间给他恶补了一下殿试知识。
没考中的清丰县举人,都已经先行动身回去了。
直到四月,殿试张榜,沈知白才得知,县里杀入决赛的三个人,一个都没考上。
怒其不争啊!
转头就对县里的学生们展开了新一轮的‘磨炼’。
江珉在开封府左等右等,张榜时才发现没有自己,本来榜上的位置就不够靠前,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内。
想着江御的话,索性拿着推荐信再次去了睢阳书院。
这些年的书到底是没有白读,这次江珉终于如愿考进了睢阳书院,在下次春闱前,他会一直在这里进学。
时间很快到了下半年,在连续的旱灾后,难得今年还算风调雨顺。
京师附近,种植了占城稻的州府,迎来了大丰收。
新米刚刚上市,米价就开始下滑。
汉书有言,谷贵伤民,谷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有了一次粮食价格调控的经验,户不再次出手,在米价跌至价格红线时,立马出手,在市面上收购粮食。
帮助平稳粮价,至于收来的占城稻,当然是交给司农寺。
由司农寺继续向南推广占城稻的种植一事,让百姓家家有余粮。
说起来,随着大宋钱庄的陆续建成,天下钱财源源不断的向京都涌来。
同时清丰县也迎来了丰收,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将县衙的米库堆积得放不下。
县里的米价也开始下跌,沈知白干脆将市面上多出来的稻米送上开封,反正司农寺不嫌多——只要他们给钱就行。
没等稻谷送至京城,沈知白先等来了回京述职的诏书。
算算时间,是差不多快满三年了,估摸着这次回京述职就能等来调令。
同时回京述职的还有江御。
两人将手头秋收事宜处理完毕,终于在十月初踏上了回京之路。
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