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太子慌了 第(4/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唉,这恐怕难以实现呐。现今长孙无忌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以他的性格和手段,定然不会轻而易举地放过我、让我得以安然脱身于事外的。”

    

    房玄龄对于长孙无忌可谓知根知底,回想起先前李承乾那件事情发生之时,长孙无忌居然未做出丝毫表态与反应,由此可见其心中早就已有盘算和计较了。

    

    “那长孙无忌接下来究竟会采取何种举动应对此事呢?”卢氏向来对长孙无忌没什么好印象,尤其记得从前长孙无忌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令人心生厌恶。

    

    “咱们家的长子已然动身南下而去,而尚书省掌控着整个天下的政务大权......”说到此处,房玄龄忽然止住话语不再往下说了,但聪慧如卢氏者,仅仅听到这里便已心领神会——要知道,当下执掌尚书省的正是长孙无忌此人呐!其所拥有的权势之大实难估量。

    

    赈灾之事牵扯甚广,绝非仅靠房家倾尽所有财产便能轻易解决。即便如此,其中仍潜藏着诸多棘手难题。

    

    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如果尚书省从中作梗、故意刁难,那对于房遗直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功绩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大郎此次所立之功决不可少啊,否则咱们投入的那些钱财可都白费啦!”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没错!依我看呐,顶多再过半个月,我就得回朝当差了,要不然光凭老大一人顶着,压力实在太大喽。”房玄龄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表示已有应对之策。

    

    实际上,房家慷慨解囊出资赈灾一事,表面看来是义举,背后却隐藏着各方势力的暗中博弈与盘算。

    

    李二此举意在削弱房家的财力;而房家呢,则期望借此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他们迫切需要等待长孙皇后回宫,因为唯有了解长孙皇后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房玄龄才能决定是否应继续入朝为官。

    

    倘若长孙皇后对房家心存芥蒂、有意打压,那么房家日后的境遇必将变得艰难万分。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与反复讨论,众人终于艰难地达成了一致意见:“行吧,那便如此决定了,半个月之后,就由你来上朝当值。”

    

    卢氏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深知对于房玄龄而言,眼下可供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夫人莫要忧心,为夫定会抓紧时间向圣上呈交乞骸骨之请。只是事成之后,恐怕咱们就得在这长安城长久定居下来了。”

    

    房俊远在雍奴为官,而房玄龄及其家眷们却只能留在长安,此乃朝堂之上由来已久的惯例。尤其像房玄龄这般颇具影响力之人,想要到外地安享晚年几乎是天方夜谭之事。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得先在京城被雪藏数年之久,待到其昔日积累的威望逐渐消散、于朝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之时,方可获准离开长安这片是非之地。

    

    “住在长安倒也无妨,只要咱家二郎和大郎能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有所建树,那咱们一家人便能安然无虞了。”

    

    卢氏又岂是愚钝之人?她心里明白得很,一旦房玄龄成功乞骸骨,李二陛下大概率便不会再对他动手了。毕竟这其中涉及到一场微妙的政治交易,以李二陛下的睿智,定然能够心领神会。

    

    一旦动了房玄龄这种乞骸骨的老臣,后果李二都承受不了,人人自危之下,就算李二是皇帝也撑不住的。

    

    飞鸟尽良弓藏,这种事是老臣最为惧怕的,现在李二没有做这些,大家还能愉快的玩耍,要是做了,李二这边就要众叛亲离了。

    

    房玄龄目光如炬,将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未雨绸缪,早些抽身而退。

    

    此时,在东宫里,李承乾正满心欢喜地盼望着长孙皇后能够有所作为。

    

    “房府那边的消息怎么还没传来啊?”李承乾焦急地询问着身边的称心。

    

    自从得知长孙皇后亲自前往房府后,他便坐立不安,心情异常激动。因为他深知,如果长孙皇后此番行动成功,说不定就能帮助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重回昔日的辉煌。

    

    站在一旁的称心心里却暗自嘀咕:“这位娘娘陛下当真有如此能耐吗?”说实话,称心内心深处并不希望长孙皇后取得任何成果。

    

    毕竟,眼下李承乾所处的这种状态对他而言最为有利。只要李承乾继续沉沦下去,他称心便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然而,面对李承乾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