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绝望的朱元璋,大明真的无药可救了?朱高烨的对策,一条鞭法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身份用的,所以朱高烨骂与不骂都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那这些人大量占有土地的根源在哪里呢?”朱元璋开口问道。
农耕社会文明,土地就是底线,土地就是保命的手段,任你再有钱有权,吃的喝的追根究底,都是从土地上得来的东西。
这也使得农耕社会的人对土地产生了一种信念感,而这种信念感到最后就发展成了一种执念。
那就是土地越多越好,最好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囊括到自己的手里。
这种执念在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会变成一种向上的积极的态度,指引着执政者向外扩张土地,占有更多更大的地盘。
但是到了瓶颈期之后,这种执念的反噬也就跟着来了。
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不能够向外扩张,那就只能够向内剥削,压迫那些普通百姓,将他们的财富和土地变成自己的,以此来维持自己家族的兴盛。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都来自于农耕社会文明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在古代,除了那些苛捐杂税之外,最出名的正税就是人头税。
封建王朝的君主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制定了户籍制度。
所有的人口都按照户籍分好之后,由朝廷统一管理。
而所谓的人头税,就是按照户籍来算的。
朝廷每年要收多少税,会将这些税平均的摊派到每家每户身上。
比如某地需要征缴一百石粮食,当地有一百户人,那么平摊到每户头上就是一石,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朝廷只需要对着人口名册来收税就行了。
但是这样一来,朝提是方便了,可苦了老百姓了。
因为这种税法是为了方便统一管理的,自然也就用了统一的标准,然而土地除了贫富之分外,还有多寡之分。
贫富倒还好说一些,无非就是咬咬牙,从嘴里省一点,运气好了遇上个丰收年景,终究还是能够扛过去的,但是多寡就真没有办法了。
好比一家只有能够缴纳半个人头税的土地,却需要缴纳一整个人头税的赋税。
一次两次可以扛过去,一年两年也能仗着有年景勉强度过,但是总有扛不住的一天。
等到这天来临的时候,就只能将手里的土地给卖了,换点钱给朝廷交税。
可是这种办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在朝廷登记的名册里,你仍然是有土地的百姓,仍然需要缴纳来年的人头税,即便是你已经将手里的土地给卖了,根本没有地种。
相对而言,那些富商和勋贵们就不同了,勋贵们自不必说,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朝廷赏赐的,根本就不用缴纳赋税。
富商们即便是有再多的土地,也只需要按照人头缴纳一份税赋即可。
长此以往下去,自然就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朝廷却因为收不上来赋税而财政枯竭。
最终在某个大型的天灾之年,既收不上来税,也拿不出来赈济灾民的救济,百姓们揭竿而起。
可是朝廷却连军饷都发不出来,运气不好再遇到那些野心勃勃的外族入侵,王朝自然而然的就崩塌了。
从汉唐以降,到前朝大元,莫不过如此。
所以在听到朱元璋的话的时候,朱高烨想都没想的说道:
“根源还是在于土地!”
这话听的朱元璋一愣,让一旁的朱棣也是感到一头的雾水。
这些人占有土地的根源在于土地,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
朱元璋和朱棣的眼里透露着不解。
没想到朱高烨却笑着说道:
“两位不要误会,此土地不是彼土地,前者的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土地,而后者的土地是资源赋税的意思!”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就要解决朝廷赋税的来源问题。”
“如此一来,就不能再将人头税作为主要的纳税方式,强加到百姓头上,这样的缴纳赋税的方式不改革,即便是朝廷再怎么改制度,再怎么消灭勋贵阶层。”
“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大明该亡的时候,还是要亡的。”
朱元璋听到朱高烨的话,立刻问道:
“那不收人头税,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维持朝廷的赋税呢?”